中国海军的下一艘新航母,是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这是一个军迷圈里的热门话题。
最近武汉舰船研究院内的航母楼又更新了,它被包围了一层密密麻麻的脚手架。而这次更新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在原本测试中的未来航母舰岛的后方,又新增了一座上部斜切的建筑物。按照其外形来推断,很可能是一座排烟道。而有如此明显的排烟道设计,似乎预示着未来的新航母依然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您先别着急下结论,我们慢慢分析。
图为武汉航母楼上的舰岛,可见其右半边是舰桥,左半边类似于烟囱。
我们先看图片。上图就是武汉航母楼的最新改造动态,可见其右边较高的建筑物,就是此前已经出现过的航母舰岛;而其后部则是一座相对较低的建筑物。我们观察其外形,便能发现其体积较小,目前可以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分离式前后舰岛设计的后部舰岛,可以设置航空舰桥和后向的雷达、电子战设备;第二种可能性,就是排烟道,连接舰体下方的蒸汽轮机和锅炉,排出燃烧废气。如果是第一种可能性,那么新航母依然可能是核动力航母;然而如果是第二种可能性,那么新航母就有可能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了。
图为我国海军福建号航母设想图。
如果我们再仔细的观察,就能发现武汉航母楼呈现的未来航母的舰岛,在舰桥的上方是一个 X 形布局的综合射频系统,本身属于八角形设计的固态相控阵雷达天线布置平台,拥有朝向左前、左后、右前、右后 4 个方向的雷达天线阵面。因此其后方的小舰岛就不必安装太多雷达电子设备了,所以很可能第一种可能性已经可以被排除掉了。换言之,左边低矮建筑的作用,大概率就是排烟道。也就是说,新航母依然可能是常规动力的设计。那么为什么排烟道如此明显,我们却还是说 004 航母可能是常规动力,而不是肯定是常规动力呢?
首先,我们并不否认核动力航母或核动力的水面战舰,也依然保留有排烟道的设计;但是必须要指出的是,核动力航母的小型排烟道,同常规动力航母的大型排烟道,有很明显的区别。比如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就在舰体的右后方侧舷,布置了排烟道,主要用来排出蒸汽轮机、柴油发电机等产生的少量废气;又比如,美国海军的福特级航母,则是在舰体的右前方侧舷布置有排烟道,但是那也属于柴油发电机和蒸汽轮机的通风设备,并不像常规动力航母那样,需要依靠大型排烟道进行大量的排烟作业。
图为美国海军小鹰号航母,可见其舰岛布局和武汉航母楼类似,舰岛后方就是大型烟囱。
所以,如果是武汉航母楼上那种大型的排烟道,那必然是为应对常规动力航母的锅炉和蒸汽轮机设备而建造的,绝无可能是为了保障少量通风的发电机或者蒸汽轮机组。所以,武汉航母楼上出现了这样巨大的、位于舰体表面的排烟道,几乎可以确信新型航母上是有常规动力系统的。然而,这并不能说明新型航母就必然是常规动力。因为有些核动力大型战舰,也有这样的大型排烟道设计,那是因为他们除了核动力作为主动力之外,还有一套备份的常规动力系统。
图为美国海军小鹰级航母,其舰岛布局和武汉航母楼舰岛的造型很类似。
典型的例子,就是俄罗斯海军的 1144 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它是在舰桥之后建造了一座大型排烟道。这是因为"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拥有备用的常规动力系统,在核动力出现故障后,可以依靠常规动力航行返回,那个大型排烟道就是备用的锅炉组的排烟道。换言之,即便是有一个大型的排烟道,我们依然可以期待新型航母属于核动力航母,只不过它很可能拥有一套备用的常规动力系统。然而,如果是这种情况,那我们就只有等到新型航母由官方公开信息的那一天,才能获知其动力系统究竟是哪种类型了。
当然,我国也确实有可能会在 003 型航母之后,继续建造常规动力航母。原因在于,常规动力航母虽然在战术性能、机动性、可部署能力、作战反应速度、航行速度、续航里程、后勤依赖性等方面,均不如核动力航母;但是它却拥有 2 个明显的优点:第一个是不用进行中期更换堆芯作业;第二个是建造和使用价格更为低廉。对于我国海军而言,在航母的总体数量规模没有强敌那么多时,确保每一艘航母都能够有较高的在勤率,减少在船厂维护升级的时间,就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航母数量的不足。
图为海试中的福建号航空母舰,004 也许也是一艘常规动力超级航母。
毕竟,美国海军的核动力航母虽然数量较多,达到了 11 艘;然而这些航母却并没有带来战备率的优势,反倒是成为了美国海军及其造船工业的沉重负担。众所周知,美国航母的在勤率是极差的,因为"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使用的 A-4W 核反应堆寿命为 25 年,而整个航母的服役周期是 50 年,期间必须经历一次以更换反应堆堆芯为主要任务的中期大修,以延长航母的使用寿命。而所谓的更换堆芯,实际上就是把反应堆整个系统中位于核心的核反应发生器整个提取出来,然后重新安放一个新的发生器。实际上看,就是把反应堆吊出来换掉,这一作业的流程很复杂,需要切割开舰体,然后重新封上,因此施工期限较长,在美国可达 2.5 年左右。
因此,美军的 11 艘核动力航母中,基本上最多只能保障有 4 艘航母随时可用,有时甚至在一整年之中只有 2 艘左右航母可用,其余的航母要么是在维修中,要么是在排队等待维修中。除了美国之外,法国海军的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也有这样的困扰。比如,戴高乐号就曾于 2016 年进入船坞换料维修,2018 年中期才返回服役,让法国经历了 1 年多时间的航母"空窗期"。所以,核动力航母实际上在战备率和在勤率方面,都有很大的问题,这不是美国一家的问题,而是核动力航母的通病。
相比而言,常规动力航母虽然有各种战术性能上的问题,但是却在战备率和在勤率方面,比核动力航母有更大的优势。所以,对于志在击败强敌海军,但是却在航母数量规模方面居于较大劣势的中国海军而言,确实需要更多的常规动力航母,来维持随时可用的航母规模,确保在任何时候都有充足的航母可以投入战场,抵消掉强敌的航母数量优势。
但是我们不必着急,因为我们的核动力航母也可能已经在规划之中了,毕竟我国并不存在建造核动力航母的技术瓶颈,我们只需要静候佳音即可。
炒股配资首选,配资门户首页,便捷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