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网报道,8 月 11 日,南海黄岩岛海域再起风云。菲律宾组织多艘海警船与公务船编队,以所谓渔船运补为名,不顾中方反复劝阻与严正警告,执意闯入中国黄岩岛附近海域。
面对蓄意挑衅,中国海警依法启动应急响应,通过跟监外逼、拦阻管制等专业措施实施有效驱离。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甘羽当天明确表态:现场操作规范合法,中国对黄岩岛固有主权不容置疑,维权执法行动将持续展开。
此次菲律宾船只的侵闯行动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南海局势持续升级。自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上台后,菲方一改前任杜特尔特时期的相对温和路线,转向强化与美国的军事合作,2023 年新增开放多处军事基地供美军使用,随即频繁在争议海域展开巡逻。此后中菲海上摩擦不断升级,菲方以运补为名行侵权之实的模式已成固定剧本。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挑衅发生在南海战略博弈白热化的关键窗口期。8 月初以来,中国明显强化黄岩岛方向的军事存在:歼 -16 战机挂载实弹巡航,三艘主力军舰列阵海面待命,配合海警高频次执法巡查,形成海空立体防线。
而菲律宾则加速推动"联外制华"策略,找印度外援,紧急调遣四艘军舰进入南海,原定 8 月 3 日与菲方在黄岩岛附近举行联合军演。菲军方更采购印度"布拉莫斯"导弹系统,试图借外部力量弥补自身海空力量的薄弱。
菲律宾的焦虑,实则源于中国在南海维权行动的系统性推进。7 月底,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已监测到中国科考船队在黄岩岛及牛轭礁密集活动。这些船舶收集的水文地质数据,正为未来岛礁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据分析,黄岩岛若启动填海工程,可形成超 50 平方公里的陆地,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牛轭礁开发潜力也达 10 平方公里。这类战略支点的建成将根本性重塑南海力量格局,使菲方非法声索彻底失去操作空间。
然而菲印联动难以撼动中国对核心海域的实际管控。印度当前深陷与美国的贸易摩擦,特朗普政府 7 月对其加征 25% 关税导致卢比暴跌、经济承压,远征南海的可持续性存疑。而中国海警的维权行动始终遵循"事实管控优先、稳定局势为要"的逻辑链:从无线电警告、水炮警示到规范化的舰艇拦截,逐步升级反制措施,既彰显主权又避免冲突失控。这种专业性和克制力的背后,是维护南海和平与捍卫国家主权的精准平衡。
8 月 11 日的黄岩岛驱离行动,是中国对南海维权常态化的一次标准演绎。从科考测绘到军事部署,从海警执法到岛礁规划,中国正以多层级的战略耐心推进主权落实。当菲律宾在"寻援自救"与"战略误判"间反复摇摆时,中国海警船规范坚定的航迹已表明:黄岩岛的碧波之下,沉淀的是不容置疑的中国主权,更是南海未来格局的定锚之基。
炒股配资首选,配资门户首页,便捷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